文学鸭 > 篡明:万历求我别杀光倭奴 > 第59章 东征军无奈后撤
加入书架 推荐本书

第59章 东征军无奈后撤

小说:篡明:万历求我别杀光倭奴作者:码字员峰哥字数:1113字更新时间 : 2024-11-18 00:19:03
最新网址:www.wenxueya.com

贴身紧跟李大帅身旁的几个李朝文武官员,惊的魂飞魄散,大吼大叫着要去拦李大帅的马。

早有准备的亲卫甲士立马上前,一人一个全部拖到一边。

“出发!”

李如松马鞭往北面临津江渡口方向一指,四千余骑打马先奔,一千多步卒拔腿就走。

被扔在祭坛上的李朝官员,鞋都跑掉了,拼命在后面追赶。

“大帅啊!你回来啊!”

“大帅啊!你不讲武德啊!”

铁骑疾驰如风,转眼就连马尾巴都看不见踪影,千余步卒才不会管这些西八们嚎丧一样鬼叫。

等闻讯大惊的柳成龙等人,打马出城拼命追赶,早就为时已晚,就这短短一会儿功夫,李如松已经过了临津江。

追上明军步卒有个屁用?李朝官员算个鸡毛?谁也不鸟他们。

李朝官员眼看明军已经全部撤离,人人面如土色。

南面近在咫尺的王都中,甭管是二十万还是一万倭寇,就是来一千他们也扛不住啊!

柳成龙目眩耳鸣,两股战战,对着众文武官员赶紧下令。

“快、快走!回开京城!”

“大人!坡州城谁来守?”

“你守?”

“大人!卑职年老体衰,可不堪担此重任啊思密达……”

“啊西!那还废什么话!都撤!快走!”

好吧!这些嘴炮党连独自守城都不敢,就这还满口大义,一群杂碎尔。

临津江已经快要开冻,这一趟踏冰而过后,再想过江可就没这么容易了。

李大帅放弃了南岸桥头堡坡州城,但还是在北岸桥头堡“东坡驿”留下了査大受领两千精骑,守住渡口接应后面步卒。

他在开京城休养了半个多月,一份紧急军情让李大帅立马行动起来。

李朝黄海道谷山郡守,驰报贼情:

“北贼(加藤清正)自安边向德原方向进军,意图不明,平壤以东无可战之军,形势危矣”。

这都阳春二月了,倭寇的第二军团加藤清正、锅岛直茂的万三兵马,居然还滞留在咸镜道,并没有听令退回汉京城。

一旦其军西进,平壤城只有三千明军驻守,连城墙都站不满。

而且平壤一旦落入倭寇手里,不说打了李大帅的脸,就是先期运到城内的粮草火药等,东征军根本损失不起。

“平壤乃根本之地,若不守则大军退无归路,不可不救!”。

李如松留了参将李宁、游击将军王必迪,领五千多步卒留守开城,其余步骑大军全部撤回平壤城。

秦哨属于中军祖承训部,自然再次启程,还是护着祖家的小后勤营,一步一步量回平壤城。

其实李如松也很无奈,所谓的加藤清正万余倭军,他怎么可能当盘菜?

春风送暖,冰雪消融,听起来很美。

但是原本冻梆硬的官道,还能勉强运粮,现在泥泞不堪到惨不忍睹。

为保证开京城的数万明军粮食,每天被抽打致死的李朝“运军”比比皆是。

李朝领议政柳成龙在自己的“回忆录”《惩毖录》里,白纸黑字写的分明:

“是时大雨连日,且贼烧道旁诸山,皆几秃无蒿草,重以马疫,数日间倒殒者殆将万匹”。

李朝官方《宣祖实录》二十六年二月五日条里,写的更清楚:

try{ggauto();} catch(ex){}

“时天兵远来疲弊,又有马疾,战马死者至一万两千余匹”。

李如松自己发的塘报叫苦不迭是:

“大军到临津,不食二日,马死者不知其数云矣”。

“军马三万,死者强半”。

军中只有一日粮的储备,今天吃完明天就可能饿肚子,这种情况极其危险。

反正在辽东铁骑恢复战力之前,李如松也没打算再过临津江打汉京城。

干脆以加藤军可能威胁平壤,断大军粮道为借口,大军撤回平壤,起码也能缩短后勤线路。

逸哥一路上很是感叹!

在另一個时空,穿着单衣,吃着炒面就雪的那支有史以来最强轻步兵,他们真的太厉害了!

但凡他手下能有一个团,不!哪怕是一个连,这段异时空之奋斗都会轻而易举。

这不是没有嘛!

在朝廷正式封赏下来之前,他不过只是个百人队的哨长而已。

心有余而力不足啊!

……

副将杨元领了帅令,一路过了鸭绿江,前往已经移到辽东凤凰城的经略大营。

李大帅的密信有他送到经略宋应昌手上,并以碧蹄馆亲历者的身份,向宋经略解释大军从坡州城、开京城撤兵平壤的原因。

其实宋应昌何尝不知前线的困难,这要是在国内,如此懈怠军情,早就无数人头落地了。

但是这毕竟是藩国,很多事也只能催促而已。

李如松的目的很简单,大明东征军一文一武两个责任人,起码要“统一思想”。

自己人千万别互相拆台!

暂时李如松不打算再动兵,先储存足够的粮草物资,尤其是大量死亡的战马要立即补充。

否则骑兵没了战马,战力立马大跌,现实就是如此残酷,不是喊几句口号就能解决的事。

宋经略也是长叹不已,只能先这么拖一拖再说吧!

……

已经还都平壤的李朝大王李昖,一听说李如松从开京城撤回,当场吓得如坐针毡。

好不容易收复的开京城,要是李大帅一路撤过鸭绿江,大好形势岂不毁于一旦?

怎么办?明军撤回来,赶紧抽调自己兵马顶到前面去。

好家伙!平时叫嚣不用明军,也能带兵将倭寇赶下海的文臣武将们,如今个个装死。

这样那样奇葩的理由,全部翻了出来,总之一句话!

明军不上,李朝官兵没戏!

李昖气的拍桌子摔杯子,无能狂怒一番后,也只能认怂。

立马派出礼曹判书尹根寿担任使者,过江去找名义上的东征军负责人经略宋应昌,确认大明天朝的战守之策。

是不是就此撤军,放弃藩国?

有了杨元的提前禀报,宋经略已经心里有数,先给尹根寿吃了颗定心丸。

“尹判书勿慌,平壤城是东征军的底线,大军只是临时返回,驱离倭军加藤部而已,绝对不会再继续后撤一步。

大明天朝的后续援军正在赶来的路上,携带了大量犀利火炮。

预估二月底、三月初就能全运抵李朝,一旦准备妥当,必将一鼓作气将倭寇赶出李朝疆土!”

尹根寿激动的捣头如蒜:

“大明天朝对李朝的恩典,比天高比海深啊!思密达!”

……
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wenxueya.com。文学鸭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wenxueya.com